名 稱:阜陽利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人:韓經理 13805581011
電 話:0558-2377999
傳 真:0558-2377109
E-MAIL:2267877848@qq.com
網址:http://ahfylphg.com
地 址:中國安徽省阜陽市潁東區 阜陽市潁東經濟開發區富潁路9號
|
|
|
添加時間: 來源:來源: 中國橡膠網 作者:作者: 楊宏輝 點擊數:1164 |
8月22日,中國橡膠工業協會《中國橡膠》雜志社正式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輪胎企業排行榜”和“2019年度中國境內輪胎企業排行榜”。
共有53家內外資輪胎企業參與了2019年度排名活動。2018年參與排名的輪胎企業共有60家,2017年為57家,2016年為54家。
排名企業的變化情況
今年新加入排名的企業有3家:通力輪胎有限公司、山東金宇輪胎有限公司、東營市方興橡膠有限責任公司。
今年退出排名的企業有10家:倍耐力輪胎有限公司、山東國風橡塑有限公司、山東恒宇科技集團、河南愛特馳輪胎股份有限公司、山東三工橡膠有限公司、山東奧戈瑞輪胎有限公司、福建海安橡膠有限公司、江蘇華安橡膠科技有限公司、蕪湖集拓實心胎有限公司、中國化工集團曙光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
其中,山東奧戈瑞公司2018年宣布重整,并招募重整投資人,下半年開始由浙江物產托管。國風橡塑、恒宇科技、山東三工等也進入重整程序。其他企業因自身原因,今年暫不參加排名。
據山東省金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已將其對國風橡塑、恒宇科技等債務人及擔保人享有的主債權及擔保合同項下的全部權益依法轉讓給山東華盛橡膠有限公司、東營華路威汽車配件有限公司。公告顯示,山東華盛收購了國風橡塑、恒宇科技各4000萬元債權;華路威汽配收購國風橡塑5.2億元債權,恒宇科技7000萬元債權。
從近4年中國輪胎企業排名的變化情況看,中國輪胎企業正處于兼并重組活躍期,尤以山東輪胎企業并購重組更加頻繁。
分析主要原因,一是山東輪胎企業,尤其是東營等地區企業普遍參與互聯互保,資金鏈存在多米諾骨牌效應;二是高利貸原因,民營企業從民間融資、小貸公司等借貸,使不少民營企業運營成本高企,增加了信用違約風險;三是主要出口市場對我國輪胎“雙反”;四是2018年國內汽車產銷首次雙降,市場下行壓力大;五是安全、環保、節能等要求日益嚴苛,給企業帶來巨大壓力,僅山東省就有20多家輪胎、橡膠企業因環保問題被處罰。據不完全統計,從去年5月至今年5月,全行業已有近20家輪胎工廠停產、轉產、關門或被兼并收購。
因此,“中國輪胎企業排名”活動可以從另一個側面展現輪胎行業改革和轉型發展的進程。
排行榜的變化情況
與2018年度中國輪胎企業排行榜相比,2019年度的排名次序變化較大。
從2019年度中國輪胎企業排行榜(含海外銷售收入)看,前4名位次不變,仍是中策橡膠、玲瓏輪胎、賽輪集團和廈門正新;山東昊華從第12位上升到第5位;山東恒豐、興源輪胎、三角輪胎、貴州輪胎、雙錢輪胎均下降一位,排在第6~10位。
名次變化比較大的企業還有,雙星輪胎從第9降至第11位,風神輪胎從第8降至第12位,青島森麒麟從第21位升至第16位,山東華盛從第24位升至第18位。
導致這些變化的原因,可以歸結為“兼并重組”和“海外建廠”。
山東昊華近兩年連續并購重組,使排名名次連續大幅躍升,2017年重組華東橡膠,2018年并購山東龍躍,因此其2018年度排名由第23位升至第12位,2019年度又從第12位升至第5位。
山東華盛近年來也頻繁有大動作,此前租賃國風橡塑、永泰集團等生產設備,年初收購了恒宇科技及國風橡塑兩家企業各4000萬元的債權,3月份與又與浙江物產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成立山東領航輪胎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是輪胎經營項目托管、輪胎資產收購、集中采購及輪胎銷售等。
青島森麒麟連續2年海外銷售收入大幅增長,2018年度排名由第26位升至21位,2019年度又從第21位升至第16位;雙錢輪胎2018年泰國工廠投產,盡管產能還沒有完全釋放,銷售收入還不高,但也因此以微弱的優勢超過了雙星輪胎。
2019年度中國境內輪胎企業排行榜是以在中國大陸設廠的所有輪胎企業(包括外資企業),2018年在中國大陸工廠的輪胎銷售收入為依據,因此該排行榜更能體現出2018年中國大陸輪胎市場的情況。
排名前20家輪胎企業中,一半以上企業的銷售收入下降,尤其是全鋼胎生產企業,這與美國和歐洲對我國輪胎實施“雙反”,以及主要原材料價格下降等有關。另外,2018年我國汽車產銷下降,國家“公轉鐵、公轉水”政策出臺等,也對我國輪胎市場產生了較大影響。
中國市場輪胎生產情況
參與2019年度中國輪胎企業排名的53家企業中,有52家輪胎企業填報了產能產量數據。
需要說明的是,因為統計中有部分特種輪胎、工業輪胎等,2017年度新增的統計企業有一些是特種輪胎生產企業,統計單位是“條”,所以2016年的輪胎產量從數字看增幅較大。
近4年,中國輪胎行業有以下特點:
一是中國輪胎企業海外工廠銷售收入和產量逐年增長。主要表現在半鋼胎的增量方面。2015年全鋼胎產量基數較小,但2016年產量增幅較大,達到93.4%;2018年增長42.3%。
2015年中國有2家企業的海外工廠形成實際產能,2016年增至4家,因此銷售收入同比(下同)增幅達到151.4%;2017年仍為4家海外工廠,銷售收入增幅仍高達74.7%;2018年增至5家,但因雙錢泰國工廠剛剛投產,產能沒有完全釋放,銷售收入增長為8.99%。這說明在國外對我國輪胎持續“雙反”的情況下,中國輪胎企業加大了海外工廠的投資力度。
二是2019年度參與排名的企業雖然有所減少,但輪胎產量,尤其是子午胎產量仍然比上年增加3600萬條。一方面,在2017年產量中,缺失了兩家產量較大的企業數據,同時新增了三角輪胎、肇慶駿鴻等企業;另一方面,2018年新增了廈門正新、通力輪胎的產量數據。此外,由于輪胎企業的并購重整,退出的企業規模較小,而且有一些產能已被重整至其他企業中,因此,2018年輪胎企業的集中度增加,產量仍然高于上年。
三是2018年中國工廠輪胎總產量增長5.85%,銷售收入增長僅為0.9%,遠低于產量增幅,說明輪胎企業在原材料等成本持穩的情況下,輪胎價格沒有上漲。
2018年無論是子午胎(包括全鋼胎和半鋼胎)還是工程胎,開工率均較上年有所提高,而2017年的開工率則全部是下降。
輪胎企業利稅情況
2015~2018年,參與利稅統計的企業數量相差不大,分別為49、50、51、47家。
但2017年企業利稅大幅下降,比上年下降31.8%,這與中橡協輪胎分會的統計數據相一致,2017年,協會統計重點輪胎企業實現利潤下降49.56%。由此可以看出2017年中國輪胎行業效益大幅下降。
2018年,統計47家企業利稅增長70.42%。增幅較大的主要原因,一是2017年有效益較好的大企業因故沒有報利稅數據;二是虧損企業數量減少,如風神輪胎、貴州輪胎均扭虧為盈,且效益大幅增長;三是強者恒強,效益好的企業均有較大增長。據中橡協輪胎分會對31家重點企業統計,2018年實現利稅增長8.46%。
結論
未來中國輪胎行業發展趨勢:
一是結構調整、行業整合勢在必行,企業兼并重組、去落后產能步伐加快,品牌間差距將會擴大,資源將向優勢企業集中;
二是輪胎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國際化進程提速;
三是企業必須在思維、管理、技術、產品、營銷、渠道等方面全方位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四是安全、環保、節能是企業生存的基礎,也是企業創新的重要動力;
五是更多的新材料、新技術、新裝備將被應用于輪胎生產。 |
|
|
|
|
|